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吉利这套技术组合拳到底打在哪

发布日期:2025-05-24 23:18:43 浏览:37375

在新能源汽车领域,安全问题是消费者最关心的,也是车企必须攻克的难关。

近期在汽车之家举办的分享会上,工程师们向我们介绍了吉利的新一代新能源安全技术。

吉利从电池到电混,再到行业共享,可以说是在安全方面下足了功夫,打出了漂亮的一套组合拳。

从 “应试” 到 “出题”,吉利掌握安全话语权

之前,大家对汽车安全的关注多停留在产品是否能通过各项测试。但现在,像吉利这样的头部企业已经开始参与制定标准了。比如,工信部公示的《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》国标,就是吉利牵头起草的。这反映了行业的一个新趋势:领先企业不再只是被动满足标准,而是主动参与标准制定。

神盾金砖电池:把物理安全玩成“结构美学”

它是国内首批通过电池安全新国标的企业之一,但它的自我要求远高于国标。其神盾电池安全系统要经过 36 项极限测试,其中 23 项比国标更严格。在电芯挤压测试中,吉利的电芯能多承受 20kN 的压力;电池包海水浸泡测试的强度是国标的 48 倍。最厉害的是 “8 针同刺” 试验,8 根钢针同时刺入电芯,吉利的电池居然能做到不起火、不爆炸。这种超高标准的测试,相当于把各种极端危险场景提前在实验室里模拟出来,尽可能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。

吉利早在 2021 年就联合国家机构制定了国内首个新能源底部防护团体标准,如今新国标也加入了 “底部碰撞” 内容,这说明吉利的企业标准正在被行业借鉴。能参与标准制定并引领行业发展,背后是吉利在安全领域 115 项标准主导权的硬实力。

神盾金砖电池:物理安全的 “结构美学”

吉利的神盾金砖电池融合了神盾安全系统和金砖电芯的优势。金砖电芯在结构上进行了优化,其长度缩短了 40%,厚度却增加了 35%。这样一来,内阻减小,发热量降低;同时,湿法双涂层隔膜的应用,使穿刺时破损孔径变小,短路风险减半。在实际测试中,金砖电芯在 - 30℃低温下容量保持率超 90%,17 分钟就能快充到 80%,经过 3500 次循环后容量还剩 87%,相当于能跑 100 万公里。这对于保障车辆的长期性能和残值率非常关键。

神盾系统则从结构安全上进一步提升车辆的安全性。通过 CTB 技术,电池成为车身骨架的一部分,整车扭转刚度达到 31000N・m/deg。底部的 “三明治” 护板由 1mm 复合材料、0.8mm 高强钢和 0.6mm 复合材料叠加而成,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板的 2 倍,再加上低于电池 15mm 的防撞梁,有效保护电池免受底部碰撞的伤害。而且,神盾电池还要经历 6 大串行试验,包括海水浸泡、26 吨碾压、烈焰炙烤等严苛考验。在这样的连续测试下,其他品牌的电池可能早就损坏了,但吉利的电池依然能保持良好状态,这体现了其卓越的安全性能。

雷神电混:安全冗余与 AI 大脑的完美结合

雷神电混:当安全冗余遇上AI大脑

雷神 EM-P 和 EM-i 两条技术路线,分别侧重性能和节能,但都强调 “饱和式功效”。

EM-P的动力系统采用了发动机、P1 电机、P3 电机互为备份的设计。即使其中一个部件出现故障,其他部件也能迅速接替,确保车辆正常行驶。在亏电状态下,银河星耀 8 的零百加速时间仍能达到 6.49 秒,油耗也控制在 3L 级。这主要得益于三挡电驱构型和 5 级电池冗余算法,从根源上保障了动力系统的可靠性。

EM-i 则在节能和智能方面表现出色。其发动机热效率达 46.5%,电驱综合效率高达 92.5%,亏电油耗低至 2.67L/100km。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 AI 能量管理功能。系统能提前预测堵车情况,在发动机高效区间为电池充电;在山路行驶时,会根据坡度自动调整保电阈值。这些智能化的操作背后是 23.5EFLOPS 算力的星睿智算中心在支持,它 7×24 小时不间断监测电池状态,为车辆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
技术共享:推动安全平权,引领行业发展

在技术共享方面,吉利展现出了行业领导者的担当。

它将隐藏式门把手的 6 项核心专利开放,解决了碰撞后车门解锁的问题;还开放了电池底部防护的三项专利,为行业提供了安全设计的参考。此外,吉利投资 20 亿建设的全球全域安全试验中心,也将对行业开放。该中心可以模拟全天候极端气候和各种碰撞角度,为车企提供先进的安全测试平台,有助于提升整个行业的安全水平。

更超前的是,吉利与深势科技合作,将生物医药领域的 “AI + 分子模拟” 技术引入电池研发。通过这种方法,可以在原子层面预判电池的安全风险,就像给电池做 “CT 扫描” 一样,提前发现问题并解决,这种创新的研发方式为电池安全提供了更精准的保障。

安全不该是高端车的专属标签

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,许多车企都在续航里程、屏幕尺寸等方面展开竞争,但安全才是消费者最关心的基本要求。吉利所做的努力,就是把安全从豪华车的专属配置转变为所有车辆的基础标准。

毕竟对用户来说,电池不起火、碰撞能解锁、亏电不趴窝——这些看似基础的需求,才是新能源车该有的“底线思维”。而当一家车企愿意把技术家底掏出来共享,推动行业安全平权,这或许比单纯秀技术更有价值。

总之,吉利在新能源汽车安全领域的探索和实践,不仅提升了自身产品的竞争力,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榜样。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负责任的车企应有的担当,那就是通过不断技术创新,提高安全标准,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放心地驾驶新能源汽车。